1. 首页
  2. 家居生活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

简介:关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的相关装修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装修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装修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家居生活怎么样到底好不好,可以多多关注南充装修装饰网。

介绍:边肖根据大家的需求,整理了一个关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的内容。具体内容: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ENIAC诞生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什么特点?下面的.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ENIAC诞生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什么特点?以下是边肖编制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时间。希望对你有用!

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博士和他的学生埃克特设计一种“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用真空管代替继电器,用于计算弹丸弹道。这台机器使用18800根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30吨(约一个半教室和六头大象)。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以做5000次加法运算,已经运行了九年。因为用电猛,据说每次打开ENIAC,费城西端的灯都黯然失色。

此外,真空管的损失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有可能烧一根真空管。操作人员需要15分钟以上才能发现断管,使用极其不方便。有人曾调侃说:“只要机器能连续运行五天不烧真空管,发明者就要庆祝。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过程

194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彭西瓦尼亚大学的约翰毛克利(John Mauchly)教授和约翰普雷斯珀埃切特(John Presper Echert)提出的制造电子管组成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的计划,其目的是计算新型火炮的弹道。

ENIAC于1946年2月14日投入使用。它由17,468个电子管、6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和6,000个开关组成。它重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造价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000次加法。

1945年,ENIAC的顾问冯诺依曼首次在EDVAC(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程序中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这个想法几乎是同时被英国科学家图灵想到的。

1946年,冯诺依曼在普林斯顿研究所做高级研究时,设计了一种用于存储程序的计算机IAS。虽然IAS直到1952年才问世,但IAS的整体结构得到了确认,成为后来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斯佩里和IBM作为两大计算机制造商出现。IBM于1952年推出了程控计算机701,1955年推出了702,然后形成了700/7000系列,使IBM成为计算机厂商的绝对权威。

从ENIAC诞生到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主要国家也开发了不同类型的电子计算机。然而,在这十年间,计算机的性能并没有奇迹般的提高。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晶体管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迎来了第一次飞跃发展的机遇。

特征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以电子管为基本元件;水银延迟线作为存储器件,然后逐渐过渡到磁芯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穿孔卡片为主,用户使用非常不方便;系统软件还很原始,用户必须掌握类似二进制机器语言的编程方法

中国第一台十亿次计算机“银河”

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超过1亿次运算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银河”超级计算机系统是目前国内计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子计算机。它是石油、地质勘探、中长期数值预测、卫星图像处理、大型科研课题计算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研制出巨型电子计算机。“银河”计算机的成功研制,提前两年实现了国家科学大会提出的“中国超高速超级计算机到1985年投入使用”的目标,使中国步入了世界上发展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行列,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1983年5月以来,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组织全国29个单位的95名计算机专家和工程师成立了“银河计算机国家技术鉴定小组”,该小组分为七个小组,对银河机器进行全面严格的技术鉴定。结果表明,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正确性问题有26个,经三次计算,数据完全相同,结果正确,准确度符合要求;在单通道操作系统或多通道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整个系统和主机稳定可靠;硬件系统的矢量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亿次以上,软件系统内容丰富,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性能先进。在银河超级计算机的设计、生产和调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一些理论问题。有的在国内首次使用,有的达到国际水平。

研制银河超级计算机的任务是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2月交给国防科委的,国防科委把这项任务落实到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只有200人,人员非常年轻,很少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但这些年轻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各地20多个单位的支持与合作,只用了5年时间就完成了“银河”巨型机的研发,让全国为之骄傲。

附件: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发

国内高性能电脑有三大系列,分别是Galaxy系列、曙光系列、神威系列。

银河系列

Galaxy-I 1983年11月,中国第一台名为“Galaxy”的巨型计算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时隔五年。它的成功发展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等国之后,能够自主设计制造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Galaxy-1992年11月19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Galaxy-超级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了我国大型科学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并行超级计算机的空白。

Galaxy-1997年6月19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Galaxy-并行超级计算机在北京通过了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130亿倍。该机拥有多项国内领先技术,综合技术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

曙光系列

曙光1993年10月,曙光成功推出第一台SMP结构计算机——“曙光”。可广泛应用于银行、保险、会计、税务、邮电、交通、政府等部门进行大规模交易处理。曙光一号是我国“863计划”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设计制造支持多线程机制的对称紧耦合并行机的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我国与国外并行处理技术的差距。

1995年5月开发的曙光1000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第一个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峰值计算速度达到每秒25亿次。首次采用Mesh网络,首次研制成功虫洞路由芯片,率先开发出基于消息传输的先进并行操作系统、实用并行优化编译器、并行文件系统,全部采用并行编程调试工具和环境,整体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虫洞通信芯片设计、并行优化编译等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曙光2000-1998年上半年,由国家智能计算机研发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通过国家鉴定。其峰值运算速度为每秒200亿次浮点运算,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和并行编程环境,图像特征单一,面向科学工程计算;这个项目虽然是高端产品,但是具有向上的扩展性,所以有望发展成为高性能的计算机产品系列。曙光2000-I满足了国内对MPP系统的部分需求,进而推动了我国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机和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家智能机器研发中心研制成功的曙光2000-超服务器通过了科技部在北京组织的专家鉴定。在超级服务器关键技术和产品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90年代末达到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进入集群操作系统国际领先行列。其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100亿次,总内存容量达到50gb,可以扩展到80gb,总磁盘容量超过600,可以扩展到几千GB。它具有先进的集群架构,由82台节点计算机组成,共有164个处理器。曙光2000-拥有丰富完善的软件系统。我国开发了功能强大的集群操作系统,配备了多种流行的高级编程语言、主流并行编程环境和工具。为了支持网络信息服务,机器配备了并行网络和邮件服务软件,可以支持各种流行的数据库软件。工作处理器。此外,它必须具有自检和修复功能,这将是计算机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

神威型计算机系统

2000年8月,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计算机神威一号以每秒3840亿浮点结果的峰值计算速度投入商用。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开发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该系统在全球投入商业运营的500台高性能计算机中排名第48位。

这种被称为神威一号计算机系统的可扩展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超级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重大科研成果,从而打破了西方一些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对我国的限制。

神威型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气象气候、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石油勘探、生命科学等领域。在试运行过程中,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成功开发了几款基于神威一号计算机系统的实用大型应用软件。据初步统计,神威一号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超过60%,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发的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8小时内可完成32个样本和10天的全球预报;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人类基因克隆系统完成了人类心脏基因克隆的操作,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

据报道,首款神威I将在北京高绩效C投入使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的详细装修介绍和相关装修说明,家居生活栏目还介绍了装修行业好不好及怎么样的问题,关注家居生活更多栏目内容,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家居生活怎么挑选选哪个的要点,是您家居生活装修参考的小助手。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m.dajiafc.com/article/28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