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宗庆后的实业首富之路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家居生活怎么样到底好不好,可以多多关注南充装修装饰网。
介绍:边肖根据大家的需求,整理了一个关于《娃哈哈宗庆后的实业首富之路》的内容。具体内容:2010年胡润富豪榜10月12日发布,今年的新富榜有很多有趣的点,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65岁的宗后卿在2010年以800亿元的财富成为中国首富。这一年,他的排名上升了12位,财富增加了530亿元。这是中等的.
2010胡润富豪榜10月12日发布。今年的新富榜有很多有趣的点,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65岁的宗后卿在2010年以800亿元的财富成为中国首富。这一年,他的排名上升了12位,财富增加了530亿元。这是“饮料大王”第一次成为中国首富。继宗庆后两次登上首富宝座,成为首富的宗,又一次凭借其业界首富的地位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胡润百富榜创始人兼首席研究员解释说,宗之所以处于优势地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娃哈哈的规模在扩大。今年净利润预计达到100亿元,平均每三天1亿。此外,宗胜诉达能后,其在娃哈哈的股份达到60%左右。
抛开这些客观因素,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新首富卖水?
作者认为是他的毅力、自制力、敏锐的判断力和对机会的把握,以及他与常人不同的嗅觉和判断力,把舆论的勇气和胆量推了出来。
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宗的成功应该更为恰当。从小生活贫困,在盐场工作多年没有抹去生活的希望,在生活和创业中遇到困难也没有退缩不前的毅力;它两次是中国首富,却无动于衷。只是如何给别人安排的问题。我还是做自己的事。作为身家800亿的首富,每年花费只有5万,自给自足;42岁的她依然有一颗激情澎湃的心,发现并抓住了儿童饮料的机会,这叫敏锐的洞察力,敢于冒险;敢于冒险,买比自己大几倍的作坊作为自己的新领地,这叫过人的勇气和胆量;在大家争先恐后抢占发达地区市场的时候,抓住西部地区的市场机会,这叫敏锐的嗅觉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成功是相似的,但我们不能囊括他成功的所有因素。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在等着我们不断的解读和学习。在追随边肖之前,最好先看看饮料大王成长的痕迹。也许你会找到另一个灵感。
他的祖先是杰出的,他在42岁时开始创业
据资料显示,宗家族曾经显赫一时,祖父在张手下当过财政部长,父亲在国民党政府做过文员。解放后,家里变得极其贫困,父亲没有工作,只能靠当小学老师的母亲微薄的工资生活。
1963年,宗后卿在舟山马木农场插队,每天挖、晒、拣盐。宗在农村呆了15年。那段时间,他读的最多的是《毛泽东选集》。
1978年,随着大批知青返乡,33岁的宗回到杭州,在一家校办工厂做销售。10年后,他跳槽去了几家校办企业,但他仍然很沮丧。
他创业的时候,已经是一个42岁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了。创业初期条件很艰苦,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宗后卿向校办企业办公室借了14万元,却不敢全部使用。他只花了几万块钱,简单的刷了墙,买了一些简单的办公桌椅,就开了生意。
作为校办企业的分配部门,首先要做好服务学校的工作。因此,每当接到学校的电话,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热,宗都会立即骑上三轮车走在街上给学校送冰棍。“一根冰棍4分钱,卖一根只赚几分钱。”宗对的记忆依然记忆犹新。
虽然利润微薄,宗坚信总有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宗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他开始为别人加工产品。到年底,我已经收到了10多万元。
没有自己的产品,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第二年,宗与他人合作,成功开发了自己的产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没想到它上市了,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产品供不应求。到1991年,娃哈哈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元,宗获得了第一桶金。
“氏族世界”提倡“开明专制”
宗族式世界位于杭州清泰路160号。娃哈哈集团总部六层小楼低调平和,与门口保安不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走进综合楼一楼的大堂,一尊高大的铜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娃哈哈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机构。这家庞大的企业在全国27个省市拥有70多家合资控股和参股公司,员工近2万人,只有一名董事长和一名总经理,均由宗领导,没有董事会。
有一份声明得到了宗本人的证实,一家产值上亿的分公司购买电瓶车需要宗的批准。还有更夸张的传言说买扫把需要“老板”签字。
宗后卿一贯主张“开明专制”。他说,娃哈哈已经开始致力于人才的培养,把带有浓厚人治色彩的娃哈哈变成更加制度化的管理,试图“分级授权”。然而,他仍然牢牢地把所有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宗后卿自己也为自己对娃哈哈合资企业的绝对控制权感到自豪。宗说:“合资之后,达能曾经给娃哈哈送过一个市场策划和一个技术,都被我赶走了。”
合资始于1996年,娃哈哈官网在发展历程中这样描述,“娃哈哈再次进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但事后双方总结合作:“在最初的八年合作中,宗先生的操作无可挑剔。”达能表示:“与达能的11年合作是非常不愉快的11年,”宗说。“我们一直在争取经营权和品牌。”“与达能的合作没有多大收获。他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其实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我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应该做什么。他说他反对,我们坚持做,他们都成功了。”。
宗后卿自称以“家族文化”实现“开明专制”。“你看,这么多年来所有的员工都对我忠心耿耿。所以女儿有时候说我像慈善家。”但是如果有人试图逾越,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根据《南方人物周刊》,很多年前,娃哈哈的一个经理收到了经销商上万的“福利费”。宗后卿得知后,立即追查并作出刑事报告,当事人最终被迫离开家乡。“他真的是一个很尴尬的人,不留余地。”当事人回忆起来,还是倒吸一口凉气。
首富一年花销不超过5万
尽管拥有数百亿资产,宗后卿仍保持着他一贯的风格:简单的生活和节俭的办公室工作。
除了特殊场合,他总是喜欢一件夹克和脚上一双旧布鞋。前不久出差,他花19.5元买了一套内衣,开玩笑说穿在我身上,人家以为是几千,质量没问题。
闲暇之余,他并不热衷于企业家热爱的贵族运动,经常更新换代的高档电子产品总是与他“绝缘”。他现在用的手机不是那种高档商务智能手机,是普通的那种。他认为只要能接电话,1000元的就够了。
如果他有什么个人爱好,那就是抽烟喝茶。他以前抽一种叫“紫罗兰”的低价烟,现在从香港抽一种叫“老大哥”的低焦油烟,10元起只抽一包。但07年底“老大哥”涨价,12元做了一个套餐。为此,作为一个富人,他也抱怨:“涨得太快了。”
有一次电视台想录个节目,特意把他拉到西湖边坐着喝茶。节目结束后,他突然觉得:“以前坐在这里喝茶挺舒服的。”下属建议下次多去湖边办公,边看文件边喝茶。想想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但是说了之后就忘了。他总是说:“现在不是享受的时候。”
俗话说,烟酒不分,但嗜烟如命的宗后卿却不喝酒。在一年一度的经销商大会上,他也用饮料代替葡萄酒。“我们在做饮料,怎么能喝呢?”他经常用这句话来拒绝客户热情的饮酒邀请。
作为社会公认的中国首富,按照宗自己的估计,每年消费不会超过5万元。
对此,宗后卿说得最多:“习惯了苦难。小时候一顿饭没一顿饭。后来做生意也吃了不少苦头。这些钱是我自己一点一点挣来的,但我真的不喜欢。”
越大越强的企业就是越大的慈善机构
慈善因为“巴比晚餐”而备受关注。作为首富,宗后卿也收到了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邀请,但他拒绝了邀请。
宗对慈善事业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与捐赠资产的慈善行为相比,他认为中国目前更大的慈善是做大做强企业,也就是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
宗表示,在现阶段的中国,如果企业家把他们的钱投入进去,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这是一种更可行的慈善行为。“我经常说,紧急情况并不能拯救穷人。每次我们在中国面临重大灾难,民营企业都在捐款,这是一个紧急情况。如果是拯救穷人,那只能拯救更多的穷人。因为娃哈哈的存在,让更多人活得无忧无虑。这是一件大好事。”(楚天都市报有删节内容)
宗管理企业经典语录
中国人太聪明,中国人比外国人难管理,中国企业比外国企业难管理。中国人太浮躁了。
管理理论都来自西方,可能不适合中国国情。
营销是两个问题:谁卖谁买。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多元化是好是坏。两种说法都不对。这取决于你的需求、机会和能力。
错了就改。别担心你的脸。(青年报-赵玉燕)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娃哈哈宗庆后的实业首富之路的详细装修介绍和相关装修说明,家居生活栏目还介绍了装修行业好不好及怎么样的问题,关注家居生活更多栏目内容,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家居生活怎么挑选选哪个的要点,是您家居生活装修参考的小助手。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m.dajiafc.com/article/280572.html